地球近一半的物種正在經歷數量的快速下降
專業生物期刊《生物評論》(Biological Reviews)於 22 日發表的研究指出,人類的活動已經使大量物種滅絕,全球野生動物的減少比以前想象的嚴重得多,甚至將更多物種推向滅絕邊緣。一些科學家表示,地球近一半的物種正在經歷數量的快速下降,就像進入第六次大滅絕事件,而這次是由人類驅動的。
主要因素是農場、城鎮、城市和道路佔據了野生生態環境,但預計隨著世界變暖,物種減少的情形也將越來越嚴重。
該研究的作者分析了全球 7 萬多種物種,包括哺乳動物、鳥類、爬行動物、兩棲動物、魚類和昆蟲,以確定它們的種群數量是在增長、減少還是保持穩定,結果發現 48% 的這些物種的種群數量正在下降,只有不到 3% 的物種種群數量在增加。
來自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合著者丹尼爾·平切拉-多諾索(Daniel Pincheira-Donoso)博士表示,他們的發現是一個嚴重的警告。
丹尼爾在接受 CNN 采訪時指出,研究表明滅絕危機比人們普遍認為的要嚴重得多,研究結果在全球範圍內的生物多樣性受損提供了一個明確的證實。
丹尼爾說,幾十年來,滅絕危機一直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(IUCN)在評估的。但研究顯示,紅色名錄中被歸類為「非受威脅的物種」中有 33% 實際上正在走向滅絕。
「我們的研究顯示的不是物種目前是否被列為受威脅物種,而是它們的種群規模是否正在迅速逐漸縮小。」丹尼爾解釋,種群數量的下降趨勢是物種滅絕的前兆。
研究發現,哺乳動物、鳥類和昆蟲的種類都在減少,但兩棲動物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,它們正面臨著包括疾病和氣候變化在內的多種威脅。這對魚類和爬行動物來說是個好消息,更多物種的數量趨於穩定,而不是下降。
研究也發現,從地理上看,熱帶地區的物種群下降更為嚴重,因為該地區的動物對環境溫度的快速變化更敏感。
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負責人克雷格·希爾頓-泰勒(Craig Hilton-Taylor)則表示,她認為該研究結果誇大了實際情況,即便他們同意這篇論文所表達的對物種數量下降的看法和擔憂,但紅色名錄標準著眼於物種在更長的時間框架內的趨勢。
而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埃克塞特大學(University of Exeter)保護科學教授布蘭登·戈德利(Brendan Godley)認為,這項研究為研究人口趨勢提供了新的見解,指出研究能跳脫出有限的紅色名錄評估,強調野生動物受到人類影響的壓力有多大,以及這種壓力是全球性和跨動物群體的。
布蘭登表示,沒有繁榮的人口、物種、棲息地和生態系統,人類將無法持續生存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