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2年奪得世界盃後,巴西在之後五屆世界盃裡一次打入四強,四次在四分之一決賽中失利。他們每次都是奪冠大熱門,但每一次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出現心理問題,在比賽中失去了對於一切的掌控。
即使衝過了八強戰,在2014年的本土世界盃上,防線鬆懈的巴西隊被德國隊在半決賽中以7-1擊敗,這是一種心理上的潰敗:在失球後,巴西球員無法調整狀態,無法接受失球後的落差,他們根本沒有準備在落後時如何比賽。
巴西足球面臨著兩個問題:從2010年後,巴西足球缺少旗手型的前鋒,內馬爾不是這種人;另外一個問題則更加深遠,他們在自大和自卑之間遊走,教練和球員們,缺少真正的抗打擊能力,這才有眼前這支看似強大,其實虛弱到極點的巴西隊。
內容目錄
Toggle八強戰:缺少戰術、應變和壓迫感
在巴西與克羅埃西亞的比賽中,毫無疑問的踢得更好的是克羅地亞。開場後巴西隊進入自己的比賽節奏,他們不斷利用自己的技術和多人配合,一點點壓迫著克羅埃西亞的陣型,這種打法將巴西球員的個人技術完全展現出來。巴西球員通過盤帶、小範圍傳遞,試圖撕開身材高大的克羅埃西亞後衛組成的防線。
這是針對性戰術嗎?不是。
在與韓國一役中,巴西隊也是這樣踢的,他們踢的很成功,一下子就進入到自己熟悉的、控制一切的感覺中,韓國球員露出無數的空檔,後防球員沒有協防,讓巴西輕鬆進球。與之相比的是克羅埃西亞,後者根本就不怕被壓縮陣型,事實上,克羅埃西亞最為經典的是下半場的防守。他們把整個防守重心放在大禁區內,一旦巴西隊進攻,克羅埃西亞球員在大禁區內組成了至少兩道人腿長城,用來阻擋巴西球員的傳球。
當巴西隊打透這種人腿長城後,往往只剩最後一人,能從大禁區的肋部衝入,巴西人身前最多只有三至四米的衝刺距離,身後還有克羅埃西亞球員的追趕,最後,巴西球員的面前,是那個看起來不苛言笑的門將利瓦科維奇。利瓦科維奇在下半場封住巴西隊三次單刀,巴西人一連串進攻看似精彩,最多也只不過把對方門將打得很興奮,其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機會。
在漂亮盤帶和傳球組成的進攻之下,巴西隊九十分鐘內沒有真正撕開過克羅埃西亞的防線。當然,最後他們還是成功了一次世加時賽上半場最後時分,巴西撕開了克羅埃西亞的防線。他們從前場開始打撞牆配合,連續兩個撞牆配合,終於撕開了人腿防守,終於讓內馬爾打透了克羅埃西亞防線。
但這有後遺症,首先是體能消耗過大,而且巴西突然對領先的局面手足無措,不知道是該進攻,還是該防守。如果能守住下半場十五分鐘,那麼這場比賽就贏了。但糟糕的事情來了,巴西隊在加時賽下半場,他們沒有戰術的變化。在體能接近極限時,他們沒有針對性的防守,換做任何一支球隊,可以壓縮陣型打反擊,但是巴西隊不會。巴西的三條線拉得更長,他們似乎還想進攻,但又在克羅埃西亞的搶斷壓迫下又不知所措。
這種情況並不少見,在八年前的世界盃半決賽上,巴西隊丟球後,同樣不知所措。於是,內馬爾開始代替教練指揮,“退回來,還剩下五分鐘。“結果就是這樣的五分鐘,讓克羅埃西亞扳平了比分。領先時沒有戰術安排,在比賽中沒有應變能力,依靠個人技術而不是打法給對手造成壓迫感,這樣的巴西隊從比賽一開始就走入到對方的設計裡。克羅埃西亞只有一次射正的射門,就扳平了比分,說明克羅埃西亞一直找著巴西的軟肋在打。這樣的故事,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。
問題:戰術和心理上的雙重拖累
如果把眼前這支巴西隊和20年前奪冠的巴西隊相比,就會發現很多不同。第一個是打法上的不同。 20年前的巴西隊,擁有一個歷史級的中鋒羅納爾多,這使巴西隊可以在中場,利用一腳身後球撕破對守的防線,然後利用羅納爾多的力量與速度去突破;大羅的身後,里瓦爾多和隊友們,還可以從其他的位置再插上。
這種多點進攻的扯動,以及進攻中球員個人速度與力量的結合,讓巴西隊可以輕鬆撕開任何球隊的防守,而不是一點點用滲透慢慢去消耗對手的防線。這就是當年巴西隊打任何球隊都很輕鬆,而今天的巴西只能在體能的消耗中,尋找對手的空檔。不止是克羅埃西亞,如果不拿出百分百的力氣,巴西連喀麥隆也贏不了。打韓國的順意,是因為韓國在落後時,根本不可能給巴西造成威脅。
二十年前的打法多變,進攻中用不同距離的傳球控制住比賽節奏,現在的打法,是不斷的倒腳和撞牆配合。這一點能看出,巴西隊缺少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鋒,內馬爾也需要中鋒配合自己,即使沒有吉魯這種中鋒,哪怕老式的揚-科勒那種也行。
但是沒有,從羅納爾多後,巴西隊沒有好的中鋒,阿德里亞諾的自律能力還不如自己的前輩。在2014年世界盃上,他們擁有一個身高192厘米的若。這位身材瘦弱且高挑的若,在巴甲中展現了他的靈活與跑位,但在世界盃賽場上,若在對抗中風格偏軟,跑動時也是跟著球在跑,體力也偏弱。
對於巴西主帥蒂特來說,他一直觀察著巴西隊的問題:從2006年開始,巴西隊在落後時就會出現緊張和心理壓力過大的狀況,極端狀況在2014年世界盃上最明顯。所以,蒂特認為巴西隊找到自己的節奏時,就會放鬆心態,打出自己的技術,就控制了一切。
當沒有好中鋒時,巴西隊只要有自己的節奏就可以了。巴西隊的節奏感在本屆世界盃上達到頂峰,他們通過盤帶、小傳切形成撞牆配合,一點點撕開對方的防守,這種看似水銀洩地的踢法,真的很好看。但是這種戰術非常單調,而且容易被對方看透。克羅埃西亞一打出邊路的速度來,巴西的防守被沖開了;如果巴西碰上摩洛哥,可能也會失球。
在過去二十年裡,巴西以前是心理壓力過大導致無法更進一步;現在是領先後心理過於放鬆。所以巴西隊的問題直指一個環節:教練。沒錯,如果教練在領先後有針對性的戰術,甚至有感覺到球員體能不足而採取的應變方法,巴西隊都可能在最後十五分鍾守住1-0。遺憾的是,巴西隊沒有守住。
巴西隊的問題集中在戰術應變不足、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以及缺少合格的中鋒。然而即使沒有合格的中鋒,巴西隊也可以走得更遠,但是如果沒有應變和心理承受能力差,那麼巴西隊的上限就是世界盃八強。
這一點來看,巴西隊還不如英格蘭。
如果索斯蓋特是巴西隊主帥,那麼巴西隊就能打入半決賽,事實就是這麼殘酷,巴西主帥蒂特是在巴甲打出來的,他在阿聯酋也執教過,但巴甲的水準,顯然與歐洲聯賽差得很遠。一句話,不說索斯蓋特,如果是埃梅里,或者阿爾特塔執教巴西隊,會有什麼樣的結果?
不論是戰術準備還是應變能力,這兩位年輕教練應該會有更多的變化。至少在領先時,他們會有針對對手的戰術變化。蒂特已經決定世界杯后辭職,未來巴西隊主帥的人選,應該更多地放在歐洲,放在七零後的年輕教練身上。
這在巴西國內都形成了爭論,羅納爾多已經看到了問題,他建議讓外籍教練來執教巴西隊,而老隊友里瓦爾多則憤憤不平,認為讓外籍教練來執教巴西隊,是對巴西足球的不尊重。
從大羅和里瓦爾多的態度,可以看到兩種心態,承認不足和自大的心態,從2006年一直延續到現在,如果都有大羅的態度,也許這二十年裡,巴西已經第六次奪冠了。里瓦爾多還要求給球員樹立信心,巴西球員不缺少信心,樹立信心就是另一個版本的賽后總結會。
安切洛蒂也許還能適應現在的潮流,但瓜迪奧拉不行,他會讓眼前這支巴西變得更粘球;老一代教練中,唯一可以考慮的只有穆里尼奧。除了語言相同,其他各種優點就不說了,穆里尼奧可以讓巴西變得講究紀律,成為一把利劍,但踢得不會太好看。可惜的是,穆尼里奧執教的可能性為零,不是因為他與羅馬有合同,而是因為巴西足球中,有太多的“里瓦爾多”。
那麼就找更年輕的歐洲教練,只有更好的戰術和對球場形勢變化的掌控,才能讓巴西隊的球員們,通過勝利積累信心。所有的信心,都是在絕境中依靠實力去逆轉、去拼搏掙來的,而不是一次次在失敗後通過安慰獲得的,也不是沉浸在歷史中得到的